【@看�6�8画不说话:他瞪我】

【……瞪你一眼而已,算什么,兄弟大气点�6�8】

【@看�6�8画不说话:……】

不过随着摄影师将镜头从澈穆桓身�6�8上,挪到了宣纸与一旁混合比例的原材料上,看�6�8台中陆续有发烧友注意到了细节——

“那是什么?豆浆?白胶?他是想把生宣制成熟宣?那为什么不直接用熟宣?”

“半生宣吧。不得不说,比赛现场,这个做法还挺……大胆的。”

“居然用豆浆……”

“豆浆怎么了?”

人群里纷纷好奇地询问议论起来。

一名头发花□□神矍铄的老者�6�8坐在人群之中,慢慢开口:

“过去古代画家作画,都会用自己�6�8的方式习惯来处理�6�8画纸——宣纸也好、绢绸麻布也罢,有的甚至会用到铅这类的重金属、带毒的植物油提取物这些�6�8来保护画布,又或是让色彩更加饱满固化,上手更加润滑……”

他说着,顿了顿,才进入正题:“而历朝画家之中,会用豆浆的却只有一个人,澈帝。”

老者�6�8话音落下后,周围原本小声�6�8议论的人群都安静下来。

这不算是一个广而知晓的细节,只有参与古画修复的少数从业工作者�6�8才知道这个秘密,老人有些�6�8愣怔地看�6�8着下方正在处理�6�8画布的年轻人——这人又是怎么知道该这么做的?

澈穆桓画了近一个半小时的功夫才做好基本作画的前期工作。

那些�6�8时不时对比着周围其他选手进度的观众们都忍不住替澈穆桓捏一把冷汗。

自然还有进度慢的,比如还在打草稿的。

但问题是,他们这边的选手,连个草稿都还没起呢!

这么大一张画纸,光是起个草稿,估计都得两三个小时,更别说其他的了。

怎么看�6�8,时间�6�8都不够用。

然而出乎意料的,澈穆桓根本没有起草的意思�6�8。

研墨执笔,直接落在宣纸上。

这一下的,又是不走寻常路,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就连主持人,都忍不住在其他选手那边逛了一圈后,又走到澈穆桓身�6�8边驻足看�6�8。

国画不打草稿的写意流也有,但是三米的巨幅画却不起草稿,这就少见多了。

但不得不说,少了细致的草稿这一步,澈穆桓的速度和�6�8进度都快了不少,甚至隐隐赶超上来。